在目前驾照本本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有些新手开始耐不住手痒,便想法淘一辆二手车开开。一是便宜,二是有时因驾技不太好,稍微有个碰撞,也不是太心疼。
但有一些购了二手车的市民反映,由于对二手车的有关性能不太了解,购来二手车后才发现,车况并不十分理想,老是修修补补,小钱累加起来是笔蛮大的数目呢。
今年初,陈先生通过一朋友介绍在一个私企业主那里淘来一辆五菱小面包。初看该车外观新、车况好、价位低,刚刚领到驾照,购车心切的陈先生,仅从对汽车的外观和里程表观察,很快与车主成交。在办完过户手续后,陈先生以为万事大吉,不料在随后的行驶中,汽车毛病一一暴露出来。现在一算花在旧车上的钱已经超过了6000元。这令他大伤脑筋。
小编就此专门向有关业内人士作了了解。据悉,尽管二手车价格实惠,吸引了部分消费群体,但购买的二手车不同于新车,有其特殊性及未知性,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往往会产生后遗症。为此,建议消费者在购车时,一是应具备一定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健康的消费心理,不能轻信宣传,不能光看外观,应对汽车专业知识和内在性能有所了解,看车、试车应由专业人员随同前往,以便作出正确选择;二是必须要求车主或中介公司提供齐全的材料,包括原始的车辆凭证,车主的原始凭证,进行仔细核对。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看汽车发动机钢印与行驶证上是否一致,以排除车辆发动机等核心部件被换过的可能;三是在未有经关部门出具检测意见的情况下,不要仓促订立合同和付清钱款;四是消费者应将中介单位承担的连带责任写进合同中,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可以据此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