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将成为大趋势,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地区的汽车市场正在逐步复苏,尤其是中国汽车出口比较集中的国家,如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经历了经济危机、政治动荡以后,它们又重新回到了主要出口目的国的位置,而一些新兴的汽车市场(如巴西、智利)同样对中国汽车表现出巨大兴趣,并快速发展。
其次,国内销量增速回落,各大汽车企业在市场繁荣时期扩张的产能,将面临吃不饱的尴尬。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资产效率,企业不得不为庞大的产能寻找释放途径,而扩展海外市场则是一条现实的路径。
再次,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正在积极参与对外直接投资,在合适的国家建立合资工厂,或者通过并购和技术转让,绕开贸易壁垒、引进先进技术、巩固并扩大目标市场。
出口量稳步增长
2011年,中国共出口整车(含成套散件)及各类底盘84.99万台,同比增长49.96%,出口金额109.5亿美元,同比增长56.72%.除了出口总量增长较快,2011年的汽车出口还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之处:
轿车在出口数量上首次超过载重车,成为出口量最多的车型。同时,轿车出口在过去的一年增长最快,同比增幅达107%.
汽车成套散件出口增多,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海外建立组装厂,企业以成套散件的方式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
出口整车的平均价格与2010年相比略有上浮,但大中型客车的出口平均单价出现大幅提高,增幅近30%.
俄罗斯重新回到我国汽车出口目的国第一位的位置(出口数量),巴西则成为过去一年中进口中国汽车速度最快的国家,数量增幅超过300%.
载重车:整车出口金额高
长期以来,载重车是我国整车出口的主要车型,占整车出口份额的比重相当大,虽然近几年由于乘用车出口的快速增加使得载重车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出口的价值量来看,仍然是我国整车出口的第一大车型种类(从出口数量看,轿车已经超过载重车)。2011年,载重车共出口29.88万辆,同比增长39.78%,占全部整车出口量的35.15%;出口金额38.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27%,占全部整车出口金额的35.43%.
出口车型方面,从数量看,5吨以下的轻型卡车(包括皮卡)是主要的出口车型,出口数量为20.23万辆,占载重车出口的70%.从出口金额看,20吨以上的重型卡车所创造的出口收入最高,为15.2亿美元,占载重车出口总额的43.66%,且重型卡车的出口数量增幅较大,比2010年增长48.08%.
出口地区方面,2011年,我国共向世界上164个国家(地区)出口载重车,除越南外,大部分国家进口中国载重车还在增长。其中向俄罗斯、巴西、缅甸的出口增加尤为显著。从出口金额来看,进口中国载重车超过1亿美元的国家有10个(2010年仅有三个国家超过1亿美元),总计出口金额占全部载重车出口的52.9%.
从出口地区来看,中东、北非和拉美地区是主要出口地区,而向北美和欧盟国家出口较少。尤其向北美地区的出口,由于当地安全、技术等标准较高,且当地市场已经相对饱和,因此市场开拓进展比较缓慢。
轿车:出口成倍增长
2011年,我国共出口轿车37.2万辆,出口金额25.97亿美元,与2010年相比,均出现超过百分之百的增长率,分别为106.78%和103.51%.
轿车产品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
出口的轿车以1.0L~2L排量为主,占我国轿车出口总量的94%,其中又以1.0L~1.5L排量的轿车出口为主,出口增幅均超过100%;
出口巴西超过俄罗斯,成为我国轿车出口第一国,2011年,向巴西出口轿车比2010年增长近九倍,以奇瑞、江淮和哈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成为轿车出口的急先锋。
轿车出口总量中,有6.14万辆的出口属于加工贸易出口,占轿车总出口量的16.5%;
出口轿车的平均价格略有下降,为6981美元,同比下降1.58%.
大中型客车:出口多为发展中国家
2011年,我国共出口大中型客车4.35万辆,比2010年同期增长14.34%,出口金额15.7亿美元,同比增长45.24%.
车型方面,出口最多的是大于30座的客车,占全部客车出口金额的64.2%,占出口数量的32%;多年以来,10~19座的中型客车一直是大中型客车的主要出口车型,而过去的一年,大型车的出口开始迅速增加,由此带动,大中型客车的出口平均单价出现大幅提高,增幅近30%.
2011年,我国大中型客车出口到世界上14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金额前三位的是沙特阿拉伯、伊朗和俄罗斯。主要出口市场仍然集中在中东、北非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
专用车:商务用车出口的重心
专用车出口在我国商用车出口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专用车技术要求高、单位价值量大、用途专一,并带动了众多商用车底盘的出口,因此成为我国商用车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年专用车共出口3.58万辆,同比增长32.25%,出口金额21.23亿美元,同比增长39.68%,出口平均单价5.93万美元,是各类型出口汽车中价格最高的。专用车占我国商用车出口总数量的9.5%,虽然数量不大,却占了商用车出口总金额的20%.
在所有专用车出口中,以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为最多,占全部专用车出口金额的44.06%,出口数量的65.06%.
2011年,我国共向世界上143个国家(地区)出口专用车,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目的国有6个。其中向伊朗出口最多,但略有回落,而向蒙古、巴西、泰国和尼日利亚的出口增幅较大。
专用车出口仍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其中伊朗、阿尔及利亚及沙特阿拉伯是我国专用车出口的传统市场,多年来一直处在出口量排名前几位,且出口量逐年提升,而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各年份互有涨跌。
按洲别统计,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是主要出口地区,向这三个地区的出口占我国全部专用车出口额的98%,其中,中东地区和以阿尔及利亚为主的北非地区是专用车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占全部专用车出口的70%左右。而向欧洲尤其是欧盟地区、北美及大洋洲的出口要少得多。向拉美地区的专用车出口也开始呈现较快增长,其中以出口巴西最为迅速。
出口面临诸多问题
汽车出口正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定位低端、价格低廉的特点,恰恰满足了多数发展中国家汽车普及的需要,短时间内快速进入了很多地区,从而引起了一些国家的警惕。例如,巴西政府于2011年9月15日突然颁布了明显针对中国的汽车工业产品税新政策,受此影响,巴西市场上的进口汽车成本将上涨25%至28%,直接导致中国企业在当地无法竞争。
对大多数汽车出口企业而言,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网络和备件供应,成为制约汽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尤其是一些刚刚进入的新市场,成为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西欧、北美等发达地区汽车市场,排放、安全、技术等标准要求较高,企业进入的认证过程耗时长,程序繁杂,费用高。同时,这些地区的市场饱和度较高,品牌结构比较稳定,中国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面临众多困难,从目前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尚不具备大规模进入的条件。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上涨,给汽车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虽然部分产品能够通过提高生产率及合同条款的制定来消化此种压力,但是持续大幅的汇率波动仍然使出口企业难以把握,最终只能提高价格,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出口企业实力参差不齐,数量众多,必然会带来竞争加剧甚至恶性竞争的问题,造成企业整体利润降低,品牌形象受损,不利于国际化的可持续战略。因此,规范出口秩序需要更加严厉的措施,对故意扰乱出口市场,恶性价格竞争,以及极端不负责任的企业要有惩罚措施,维护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